(文/劉貞柏醫師)
「我該不該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王醫師的老父親因為緊急中風入住神經外科加護病房,命在旦夕。即使他是一名優秀的兒科醫師,現在也束手無策。現在他的父親正交給專業醫療團隊照顧,而他並不在這個工作團隊當中。
從他父親中風那一刻開始,王醫師便拜託院內最好的治療團隊照顧父親,自己隨時探病,調閱各項檢查報告。王醫師甚至還拿著資料跑去找以前自己的教授老師,徵詢治療上的第二意見。
急性期度過了,轉入一般病房。十天半個月過去,王醫師憂心傷神、夜裡時常驚醒,同時白天還要應付繁重的門診、會議、值班,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最後來到我的門診諮詢。
「你的家人體諒你的操勞嗎?」我問他。
「他們都說我是醫生,最懂醫學,應該完全由我決定。」王醫師無力地搖搖頭說,「要不要插管、要不要電擊、醒過來的機率多少、會有多少後遺症,我都說不準啊!」
我安慰他說:「在家庭裡,你應該放下醫師的身分,專心當個家屬就好。現在躺在病床上的是你父親,你就以一個兒子的身分做你認為對他最好的決定。」
王醫師點點頭,紅著眼眶對我說:「我會試試看。」
「你在家中的身分既然不是醫師,提出的意見自然也不具有醫師的權威性。講多了,有時候難做。」我提醒王醫師。
「這我知道,但我又能怎麼辦?」他搖搖頭。
「如果你有餘裕,可以試著傾聽他們的意見。即使他們不是醫師,但都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跟經驗。現在只是措手不及,拉著你當浮木。」
「你是說,如果他們冷靜下來,就會自己做決定?」
「是啊。況且,在工作的場合裡,你專注醫學的事情就好。但在家裡,講的是『人』的問題,需要共同參與,共同承擔。這是在醫療的工作現場不會涉入的部分。現在你的身分是家屬,心力就該投注在這邊,醫學的事情就交給信賴的同仁吧!」
----
漫長的疫情仍未完全度過,一線醫療人員的奉獻付出,支撐到現在。不要忘了:這群勞苦功高的醫療人員也有自己的家庭,家人也有可能會生病,乃至於生老病死。
【家屬生病之時,具醫學背景的人常被付予過重的負擔,甚至被要求主導治療決策。】
「我是兒科醫師,又不是外科醫師,問我我怎麼知道?」
「我是護理師,又不是腫瘤科主治醫師,我怎麼有辦法做決定?」
「我只是在醫院工作,怎麼全部都叫我幫忙問?」
----
放下吧!面對生命,尤其是自身家人的生命,應該用謙卑的態度,放下「身為醫護人員」的責任,單純地從身為家屬角度來面對這一切。若醫療科技不足以挽回性命,那麼就應該寄託信仰度過難關。
面對生命,很多責任都可以適時地放下,回歸情感的本質。當一切塵埃落定,你將會發現這整個過程其實是寶貴的一課,使逝去的靈魂得以昇華,讓留在世上的生命得以豐富。
----
醫療人員如此,其他行業也是。
在外面當大老闆的,在家庭中你不是老闆,是父親,是兒子。把老闆氣息帶到家中,角色混亂,容易產生衝突。
在學校當老師的,在家中你不是絕對的指導者。把家人都當你的學生訓導,事倍功半。
就算是萬眾矚目的大明星,回家放暑假時恐怕也要到廚房一起幫忙吧!
在工作角色跟家庭角色中切換,雖不容易,卻是重要的事。
_
📍青埔A18【雅歌身心診所 】
地點靠近桃園高鐵站,就在青埔A18新光銀行、土地銀行青埔分行的中庭內側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276之2號
🏷諮詢專線:03-2870062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