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貞柏醫師)
媽媽見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不小心打破碗又哭鬧不認錯,突然從心底長期在婆家累積的壓力+長期被先生漠視不體貼不認同的委屈大爆發,於是整個崩潰蹲在廚房落淚不止。女兒發現媽媽在哭,於是停止哭鬧耍賴,前去探看媽媽。
人際間的心理界線經常隨著互動模式的變化而變動,或進或退,好似跳雙人舞般,隨著互動行為的節奏而調整步伐,一步步培養默契。最後形成專屬彼此的固定行為模式。讓我們來看看上面這個案例:
前述女兒打破碗,媽媽很傷心。即使媽媽傷心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家庭壓力,女兒卻不甚明白,於是產生一連串互動行為的變化:
【孩子的內心戲】:
女兒搞不清媽媽如此難過的原因,納悶「這會不會跟自己有關呢?」「媽媽跟我那麼親近,應該有關吧!」「即使是再無關的事情,因為我們很好,所以一定有關。不然,難道我們不夠好嗎?」
所以形成一個想法:「如果媽媽的難過是跟自己有關,那麼我最好乖一點,不要讓媽媽傷心。」
甚至還產生新的積極行為,希望能彌補媽媽的難過:畫圖給媽媽道歉、晚餐主動收桌子、講話甜些多些溫暖。
以上是女兒的部分。
---
【媽媽的感受】:
媽媽觀察到女兒的行為,還沒來得及搞清楚自己明確的心理界線,還搞不清楚自己潛意識當中的壓迫與委屈,就先從孩子行為中直觀地看到:我難過→孩子居然變乖巧了!!!
「媽媽難過、女兒變乖」很容易讓此親子行為模式得到正向增強,然後不斷重複,不斷強化,最後固牢不破:
媽媽發現女兒變得很乖,口頭大力稱讚,也感謝女兒讓自己心情變好。
→女兒的猜測獲得證實:「果然媽媽掉淚跟我有關!!我變乖媽媽就會恢復。以後看到媽媽難過,我一定就要乖一點,當個乖寶寶,好讓媽媽心情趕快好起來!!」
這無形中強化媽媽「模糊心理界線」的傾向,久而久之,【媽媽的情緒變成女兒的責任,雙方心理界線更加模糊。】
在婆家受的無奈委屈→ 怪到女兒身上。女兒變乖,媽媽開心,母女和好一起出去吃冰淇淋。
夫妻關係中位階落差的無力感→ 怪到女兒身上。女兒變乖,媽媽開心,母女兩人更加緊密。
工作中,朋友間,所有外在的緊繃,責怪到毫無過錯的女兒身上,然後女兒變乖,拯救媽媽的情緒,從憂鬱深淵中拉起,兩人開開心心。
----
久而久之,媽媽不知不覺間養成【用情緒(如發怒或落淚)約束/ 改變 孩子行為】的習慣。
發怒就會讓孩子變乖巧,誰還會耐心好好教呢?
於是媽媽越來越容易發怒,而只有發怒孩子才會變好。變好之後得到獎賞(額外的禮物,或是媽媽的好心情),於是由強化牢固這種行為模式的循環。
--
最理想而清楚的心理界線是,媽媽能認清:
「我的難過,是我自己的情緒,跟別人不一定有關。」
「就算跟某人有關,也要搞清楚對象,看是誰讓我那麼難過。」
「女兒打破碗雖然造成我難過,但只占一小部分。」
設定好心理界線,一碼歸一碼,自己的情緒自己消化。
雖然不容易,但孩子若有機會看到媽媽清楚而理智的心理界線,學習媽媽消化並涵容本身的情緒,不隨意牽拖。
將來孩子也就有機會學習到,理想而清楚的心理界線。
_
📍青埔A18【雅歌身心診所 】
地點靠近桃園高鐵站,就在青埔A18新光銀行、土地銀行青埔分行的中庭內側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276之2號
🏷諮詢專線:03-2870062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