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貞柏醫師)
她面容疲憊地說:「疫情這段期間我工作壓力很大,日夜輪班讓我身體出了很多毛病。一直拖下去不是辦法,我想辭職,實在撐不下去了!」
她全身緊繃,眉頭深鎖,不時嘆口氣。這問題已經困擾她很久,一直無法下定決心。
我問:「辭職之後,你要做什麼?」
她支吾地說:「想先休息幾天,我有些積蓄,能夠撐一陣子。」
我想了一下,然後對她說:「你的工作提供你一種保護,一個身份。你現在是『在醫院裡辛勞照顧患者的護理師』。」
我接著說:「從心理學角度,這工作不但提供你收入,更提供你尊嚴,還代表你的身份。【如果辭掉工作,你的自我認同會是什麼呢?】」
----
生活有各種面向:
一個人在家庭裡的身份、社會中的身份、人際間的身份、親密關係中的身份等。
而其中,【工作也代表一個人的身份 】
例如:林老師、張律師、王經理,這些職稱幾乎取代一個人的姓名,取代他們本來的樣貌。
正因如此,當壓力來自於工作時,儘管很多人會想要立刻逃離職場。
卻忘了【辭去工作的同時,也離開這工作所代表的身份 】
----
因為離開工作,可能會導致一個恐怖的感覺:
「除去工作的身份,我是什麼呢?」
「我是誰?我今早起床睜開眼睛要幹什麼?」
「我重要嗎?誰需要我?」
「我的自我認同是什麼?」
當林老師離開學校,他是什麼呢?
他平時熟悉鄰里、親切且頻繁地與他人互動嗎?
他怎麼無償熱心地幫助他人?
他如何獲得他人的尊敬與信賴?
林老師在學校幫助學生,協助同事,承擔上級交下來的任務。
離開這些,他去公園掃地嗎?去路口指揮交通嗎?
----
所以,我通常會建議正在面臨巨大壓力的患者,在壓力解除前,不要輕易辭職。
至少要先給自己一些時間,多找些人聊聊,確定了之後再作打算。
「壓力就來自於工作啊!不辭職,怎麼解除壓力呢?」有人會這麼問。
幾個建議:
【1.請假休息 】
人都需要休息。不離開工作場景,根本無法放鬆,更別提休息。試著離開幾天,讓身心放鬆一下。
避免不切實際,一請假就要請兩個月。
先請第一天,再請第二天,有需要再繼續。
先請能請的假,其他的再說。
【2.請假時要能確實放空或轉移注意力 】
如果請假在家,還一直想工作的事情,根本無助於放鬆。這時需要另外找事轉移注意力。
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願意花時間,哪怕只有一下下,都能幫助轉移注意力,放鬆精神。
試著把手機關機半天吧!
【3.儲備力氣後,開始尋求他人建議 】
所謂尋求他人建議,主要指「專業建議」。如果一名勞工要離職,相關的勞工權益能不能獲得保障,這要詢問相關人士。
如果壓力來自於員工跟公司之間的糾紛,更要先進行法律諮詢,再來討論離職問題。
如果是心理壓力,生活跟家庭工作都相關,那要進行心理諮詢,才能直指核心。
【4.提出辭呈前,先找工作 】
先找好工作,了解外界環境。現在仍在職,感受不到經濟壓力。一旦離職,經濟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可能超過原本的心理預期。多打聽業界消息:
如果外界環境差,會讓自己比較珍惜現況。
如果外界環境好,轉職管道順暢,會讓自己較無後顧之憂。
【5.尋求情緒支持 】
很多人在情緒壓力下卻找不到任何可傾訴的對象,讓壓力不斷累積。或著更常見的是,平常吐苦水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組長、主管。
現在考慮離職,反而沒人可說。要找朋友?上班時間大家都忙,能找誰呢?
壓力跟情緒息息相關,情緒問題要從情緒面著手。尋求情緒支持,能讓自己多一分力量。
----
以上這些都沒有效的話,記得適時求助:
藉由專業身心醫療諮詢,部分藥物能讓大腦紓壓,改善睡眠品質,除了能應付工作,大腦能量還能思考接下來的計劃。
藥物之外,專業談話諮商能讓心情平靜,理性分析,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_
📍青埔A18【雅歌身心診所 】
地點靠近桃園高鐵站,就在青埔A18新光銀行、土地銀行青埔分行的中庭內側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276之2號
🏷諮詢專線:03-2870062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