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貞柏醫師)
「醫師,我今天是替我父親來看病的。」三十多歲的林小姐來到診間說道。原來林小姐的父親罹患癌症,經過手術及化學治療之後,癌細胞獲得控制,接下來就是固定在腫瘤科追蹤。但這半年來林小姐的父親心情越來越低落,夜晚輾轉難眠,白天胃口也不大好。每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躺在沙發上瞪著天花板。
林小姐擔心父親,自己也開始變得焦躁煩心,因此來掛號,問的都是父親的事。
「那他怎麼不自己來呢?」我問林小姐。
「因為他覺得自己沒病啊,更何況是要看身心科。」林小姐無奈地說。
經過詢問,發現林小姐的父親有許多焦慮、憂鬱、失眠等症狀,這些都可以透過藥物改善。
「那麼,你父親的癌症病況到底算不算嚴不嚴重?」我問。
「醫生說他的腫瘤相當初期,治療預後算很好的。」林小姐回答著。
「如果癌症已經治癒,那麼你父親怎麼會擔心成這樣?」我反問道。
「可能因為他不相信醫生說的吧!」
「他有什麼理由不相信醫生呢?」
「因為醫生的態度太輕描淡寫,說這種病很常見,不用太擔心。但偏偏我爸爸他就是容易想東想西的人,怎麼可能這樣就不去想。」林小姐說到重點。
「如果有疑惑,可以再去問醫生啊。」我建議道。
「其實腫瘤科醫生人很好,也說明得很詳細。但我爸爸說,他一輩子健健康康,不菸不酒,怎麼突然就得了癌症。所以儘管經過治療,他還是整天擔心癌症會復發。」林小姐說道。
經過問診發現,林小姐的父親原本就是個保守謹慎的人,過去長年的工作壓力讓他時常有焦慮情緒跟頭痛失眠等身體症狀。特別是準備工作會議的前一天晚上,經常準備報告資料到半夜,好不容易就寢也無法熟睡。但由於這些症狀還不嚴重,加上顧忌於精神科就診,於是一直延誤就醫。
面對突然發生的癌症跟後續治療的巨大身心壓力,讓他原本容易憂慮的個性煩上加煩:擔心工作不保、擔心房貸繳不出、擔心子女將來成家立業困難等等,最後導致嚴重身心失調。
----
林小姐的父親原本在家庭是個全能爸爸,因此家中的巨人突然倒下,太太跟兒女儘管相當關心,但都不知道如何以情緒上的支持幫助這個傷心又生病的巨人。原本的關切之情一旦著急起來,時常反而演變成彼此口角指責的局面,這都讓全家人困擾不已。
解鈴還須繫鈴人,林小姐好說歹說,最後終於把她爸爸勸來門診。經過幾次家庭成員間的誠心溝通,把話說開,林爸爸的臉上終於開始有了笑容,症狀也改善了。
家人間語言上的鼓勵或建議,往往要表達的是情緒上的支持。就像寒冬中朋友送來的熱飲,重點不只是單純瓶中的飲料,而是其中蘊含的溫暖問候。所以面對罹癌親屬時,多用感性取代理性,用情緒對話,反而能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待續)
_
📍青埔A18【雅歌身心診所 】
地點靠近桃園高鐵站,就在青埔A18新光銀行、土地銀行青埔分行的中庭內側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276之2號
🏷諮詢專線:03-2870062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