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貞柏醫師)
「我總覺得我父母偏心。」
「是嗎?」
「醫生你要相信我。從小到大我就這樣感覺:因為我會把自己顧得好好的,所以他們就覺得不用太照顧我。」
「假設是你講的這樣,那你的感受是如何?」
「我覺得很不公平呀!為什麼我表現比較好,身為老大,明明已經承擔比較多的責任,為什麼反而要忽視我,不在乎我?」
「若此為真,你如何證明你的感受,是因為你父母真的忽視你,不在乎你?」
「這是一種感覺,確確實實的感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顯現出來。」
「是啦,你不用一一舉例,你過去在門診其實也都說過了。話說回來,既然如此,你知道你為何會一再重複提這件事嗎?」
「因為他們就一直很不公平呀!」
「其實除了你覺得『父母不公平』,更可能是『希望他們更在乎你一點』。」
--
「這跟我原來講的,有不一樣嗎?」
「有些微的不一樣。」
如果你原本父母真的很忽略你,不在乎你,對你的態度是50分好了。
於是你希望他們更在乎你,關心你的感受,對你的態度能提升到70分。
但假若,事實不是你想的那樣。
你父母其實已經很在乎你,對你的態度已經是80分。
只不過可能因為世代差異,表達差異,或著他們能力有限,於是只讓你感受到60分。而你希望更多,希望80分,90分。
--
也有可能,即使他們對你的態度是90分。
你也已經感受到90分。
但你總是希望他們多關注你一些,希望從90分增加到100分!
「嘻嘻,怎麼可能100分。有人會希望父母對自己100分的嗎?」
「當然有呀!有些孩子在安定的環境中成長,相信父母都是給自己百分之百,全心全意的愛。再怎麼說,這幾乎可說是一種幸福。」
「然後呢?他們希望父母對自己120分?」
「有可能,但更多的是另一種失落。」
--
孩子天真爛漫,衣食無虞,在孩子仰望父母的心中,父母是100分,理所當然地佔據父母所有的愛。
然而,隨著孩子長大,心智成熟,在某一天他突然領悟:父母只是平凡人,不是自己過去所想像的英雄。
既然是凡人,也就只有凡人的能力,凡人的餘裕,凡人的愛。
父母當然愛自己,但因為能力有限,年齡衰老,過去想像的100/100全心全意,其實只有80分,90分。甚至當身體病痛,雜事煩心時,甚至只有70分,60分。
當自己兄弟姊妹狀況不好時,父母也希望幫一把,於是對自己的關注,甚至可能下降到40分。
其中的落差,最後造成內心的憤憤不平。
--
「父母都是這樣嗎?」
「你有沒有養過貓?我假設一個狀況。」
假設你養兩隻貓。
一隻貓比較健康,吃東西胃口好,頭好壯壯,不用你操心。
一隻貓瘦弱,愛吃不吃。每次吃罐罐還要你陪在旁邊才會勉強多吃幾口。
這時候,你會多花時間陪哪隻貓呢?
你能放著瘦弱的貓不管嗎?
但是,健康貓會不會怪你偏心呢?
--
「醫師我聽懂了,你是不是要說:『我會有這種感覺是錯誤的』、『我要多體諒父母』?」
「感覺無所謂對錯。我不是要否定你的感受,我只是跟你分享:人世間的道理就是這樣為難。這是我對人生的領悟。」
你現在30歲,會覺得不公平。
其實,即使你到了50歲,依舊會覺得不公平。
孩子仰望父母,在父母面前心智退化成孩子,這是人之常情。
誰不希望父母多愛自己一些呢?
即使你已經70歲,父母90歲,你依舊會希望父母多愛自己一點。
或著說,父母偏心,總是愛其他兄弟姊妹多一點。
在父母面前心智退化,才能顯現父母的重要。
所以在心理層面,自然會傾向於退化。
若是在父母面前不再心智退化,甚至強大甚於父母,
那麼父母對自己將不再那麼重要,
如此一來,潛意識就要面對更大的失落。
這種失落往往難以消化,不如還是退化,比較輕鬆些。
把對父母愛的渴求化作不滿,然後對父母抱怨。
若父母離開,就把力氣花在遺產爭奪,跟手足相爭。
因為遺產是父母遺留在世上的愛的表徵。
遺產爭多一分,就是多一份愛。
爭的不只是錢,是愛。
--
「醫生,人世間就是如此嗎?」
「是,就是如此。因為你、我,都是凡人。」
凡人之心。
自由自在。
_
📍青埔A18【雅歌身心診所 】
靠近桃園高鐵站,青埔A18新光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的中庭內側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276之2號
🏷諮詢專線:03-2870062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