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2的文章

【一切都是太太的錯】不是誰對誰錯,而是為了共同擁有的家庭願意一起努力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我太太很懶散。」 「她不是有在上班嗎?身兼家庭主婦,你們還有小孩,應該很多事情要忙吧?」 「我看她也沒做什麼,工作也是約聘的。」 「我理解你可能感受到家庭經濟壓力,都要你扛。但她應該也不容易吧?」 「醫師你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她工作積極一些呢?」 「你聽起來相當在意她的工作,在意家庭收入,甚至對她的消極有些不滿。會不會你們已經因為這件事情,爭執過幾次了?」 「也不至於吵架,但確實有跟她說過好幾遍。」 「如果你們要共同面對,共同解決家庭的問題,首先要凝聚共識。」 很多時候,配偶之間的問題,認知上不一定會承認是問題。 例如上面的例子,先生覺得太太有問題,太太卻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或著反過來:太太覺得先生才是有問題,管太多,但先生卻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來找婚姻諮商,並不是由治療師「判定」誰有問題。 而是提供一個雙方溝通的平台,在治療師協助控制場面的前提下,夫妻冷靜面對『其中一方覺得有問題的部分』來進行討論。 -- 「如果你帶你太太來討論剛才那件事。經過分析之後,她卻說問題在你身上。你願意傾聽她的想法嗎?」 「是她有問題,怎麼會是我有問題呢?」 「我不是說你有問題。而是說『若對方認為根源在你身上』、或著『你有部分原因造成現況如此』,你願意聽聽對方的說法嗎?」 「我還是覺得問題在她身上。」 「如果你能保持開放自由的耳朵傾聽對方,才有機會辨認問題所在,然後促成改變。『你認為自己一定不會有問題的話,那麼對方想法也可以跟你一樣,覺得自己一定不會有問題。』兩邊都認為對方有錯,自己沒錯,那怎麼會願意改變呢?連討論都不願意了吧?」 「好吧,就算我有錯,那要怎麼改?」 「我這邊講的不是哪邊有錯。而是願不願意從『自己也需要修正』的角度來討論問題。能冷靜面對問題,討論問題,辨認問題中的細節,是第一步。而不是在沒有搞清楚之前,就尋求建議或方法,盲目行動。」 「可是我想趕快改善呀!不能馬上照建議做嗎?」 「就好比你給你太太的建議,就算她說是她錯好了,然後照你建議去改。然後一定回頭告訴你『你說的我試過了,沒用。』潛意識裏面也是給你打槍呀!所以心理準備要在行動準備之前。心理層面準備好了,行動才會有效果。」 -- 「可是我太太就不覺得有問題,那我要怎麼帶她來?」 「你可以把話相反說呀!」 我建議他可以照著說: 『我今天因為情緒鬱悶、焦躁去找醫師諮商,讓我發現我身上有一些問

【那些沒有被看見的情緒-情感忽視】

  小孩畫了一張畫,興高采烈地喊著:「媽媽~看看我的畫」,但此時媽媽在低頭用著手機,「嗯 ... 好 ... 」,不過她的眼睛卻沒有從手機上移開。孩子轉頭看向爸爸,但此時爸爸也正忙著講電話。 孩子臉上的笑容逐漸落下,接著他把畫收起來,也把他一開始想要分享這張畫有爸爸媽媽跟自己三個人的畫的心也一起收起來了。 情感忽視就是這樣容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角落,在我們的成長歷程裡,是小小的、沒被看見的情緒。 父母可能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或許是他們小時候也是這樣被對待的,認為給予孩子衣食無缺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其餘都是閒暇時的錦上添花。 雖然如此,我們依舊可以長成體面的大人,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但長期被情感忽視的生活模式,我們可能會變得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或是抗拒表露自己的真實情感,像是小時候的那個自己,害怕自己的情緒不被接受,也害怕表露自己的情緒會造成其他人的麻煩,甚至會害怕依賴別人,在過於親近的關係裡面會感到不自在。外人可能覺得這樣的人是疏遠與難以接近的。 但每個人都需要愛與歸屬,與他人分享情緒所產生的便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 每個情緒都是你對當下週遭事物的反應,可以試著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並正視自己的感受,每個感受都值得被看見跟好好對待。 _ 📍 青埔 A18 【雅歌身心診所   】 靠近桃園高鐵站,青埔 A18 新光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的中庭內側   。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 276 之 2 號 🏷 諮詢專線: 03-2870062 🏷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

【醫師神機妙算,洞察人性?】是因為你願意認識不同的自己

  ( 文 / 劉貞柏醫師 ) 「醫生,你每次分析得都很正確,怎麼會那麼了解我?」 「是嗎?但有時候不一定是這樣。」 「這是什麼意思呢?若你不了解我的話,有辦法分析嗎?」 「那是因為人們的煩惱大多就是那幾大類。就算我們說有 100 大類好了,排列組合下來,大概就是這個範圍。」 每個年齡層有每個年齡層常見的困擾,學生煩惱考試,剛入社會煩惱工作菜鳥,青年煩惱家庭小孩,中年煩惱父母。 與其說我很了解這位病人,不如說我了解這個病人族群普遍會遇到的困難。類似的年齡層、家庭組成、社會經濟種況,排列組合下來,狀況經常類似。   「醫生那你也很厲害,這樣你應該是了解大多數人的想法吧?你是怎麼辦到的呢?」 「我們認識別人,通常是從認識自己開始。所以你說『我能同理那麼多人的煩惱』,不如說『我花很多時間來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煩惱,從這為出發點,慢慢認識別人。再根據對方不同的狀況,調整一下。」 當然,職業上的訓練也相當幫助我了解他人。 -- 「那你怎麼認識自己的呢?」 「首先就是要願意認識自己。願意認識原來的自己,潛意識的自己,跟認識比較陌生的那位自己。」 願意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之外,當聽到不同角度的分析時,願意去思考『我以前沒有想過會是這樣的呢,雖然不是很同意,但我試著想想,會不會其實我也是這樣想的呢?』 「可以請醫師舉個例子嗎?」 「好,我問你,如果你去買蛋糕,你喜歡買哪個口味,最不喜歡哪個口味?」 「我最喜歡巧克力口味,最不喜歡芋泥口味。」 「好。如果我告訴你說:雖然你可能不喜歡芋泥口味,但畢竟你第一個想到會討厭的口味,就是芋泥。代表某個潛意識中,芋泥佔有一定的角色,畢竟討厭也是要有能量的。既然如此,你願不願意試著去面對芋泥口味呢?」 就算不是吃光眼前桌上的芋泥口味,但可以試著心理層面不那麼排斥,試著理解他人為何喜歡這個口味。在偶爾的狀況,可以試著去想像:說不定自己有一天也會接納芋泥口味呢! 保持這種開放的心態,認識自己不同的面相,深化自我省察,就能看到不同的一面。 「就算我不吃芋泥口味,也可以去買看看,買給喜歡吃的人。對吧?」 「是啊,這只是個比喻。當你願意相信,願意理解,願意多認識自己,這才是你認為我的分析有道理的根本原因。若你不願意相信,不願意多認識自己的話,那麼就算我分析再正確,你也只會看到反面。」 -- 所以,當你認為醫師的分析很正確的時候,不只是因為你信任醫師,更重要的

【賞月可以。千里共嬋娟就不必了~】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最近我煩惱到睡不著,不知道該怎麼辦。」她說。 「是照顧父親的問題嗎?」我問。 她長期因為照顧失智症的父親,已經被綁在家中好幾年。 「多年下來我先生也累倒了,夫妻也因為長期照護問題爭執很久。孩子們也勸我,最後決定送到養護中心。」 「那麼多年了,你跟你先生都盡力了,父親的長期照護困難,因為過去曾在醫院服務多年,我很清楚。」 「但我嫁到美國多年的姊姊,知道我要把父親送到養護中心,破口大罵,相當反對。趁著這次中秋節,趕著坐飛機回來,說要親自照顧。」 「有嗎?她怎麼照顧?」 「當然都不會呀!這個不會、那個不會。放音樂給爸爸聽,說什麼對腦波會有改善,還說爸爸失智症其實沒那麼嚴重,只是偶爾失常,不需要送到養護中心。」 -- 這種空降部隊,尤其是久居在外的,經常干擾長期照護決策。無論潛意識裏面的動機是什麼,透過各種突兀的方式表示孝心,卻常帶給『負責實際日常照顧的家屬』許多困擾。不單如此,通常還振振有詞,堅持己見。 這種心態上的不平衡,不單單針對家人,還經常針對醫療單位,頤指氣使,把自己多年不在台灣期間的各種醫療細節重新地毯式鉅細靡遺詢問好幾遍,然後再問醫護有沒有美國別人那邊聽來的各種最新最先進的治療或藥物。心理分析來說,這是由於無法化解自己內心對親屬生病失智的心理失落或挫折,於是更把負面情緒壓迫在日常照顧的外勞幫傭身上。 屢見不鮮。 -- 「醫生,我該怎麼辦?」 「不怎麼辦。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你的生命,自己要掌握。美國回來蜻蜓點水的姊姊,闔家團聚一起過節賞月還可以。過完節她飛回去千里之外,要千里共嬋娟的話,那就不必了。」 正因為如此,當家人都保持健康,和樂融融的時候,就要格外珍惜。 _ 📍 青埔 A18 【雅歌身心診所   】 靠近桃園高鐵站,青埔 A18 新光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的中庭內側   。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 276 之 2 號 🏷 諮詢專線: 03-2870062 🏷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

【熟稔易生侮慢之心-為什麼對越親近的人越容易不耐煩?】

  當妳詢問男友冰箱中的蛋糕怎麽吃光了?「這又沒什麼,真的很愛計較耶」,但他卻沒有想到這是妳特地空出時間,排了好久的隊伍才買到的蛋糕。當爸媽提醒我們要趕快出門,「好啦好啦你真的很煩,等一下會怎樣?」,我們是不是常常用敷衍的態度,回應身邊最親近的人呢? - 我們都會覺得最親近的人應該最了解自己,所以一但覺得不被理解或稍有不順心,往往會直接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會對親近的人說著尖酸刻薄的言語,並將這些刻薄當成有趣。對愛著自己的家人及伴侶,會因為他們的愛,讓我們誤以為有了無上限的特權,認為最親近的伴侶絕對不會離開我們,最親密的家人一定會包容我,不管我們做出什麼樣的行為。由此生出怠慢、隨意敷衍的態度,致以對方的委屈跟傷害持續累積,關係的崩壞正是由此開始。 - 我們的大腦習慣性走捷進,在沒有暸解事情全貌前可能會直覺性用過去的經驗判斷,這也可能讓我們常會在無意識狀態下傷害到親近的人。 我們需要練習的是換位思考,常常提醒自己使用的肢體語言或說話的語氣,避免自己的「不在意」傷害到我們最親密的人。 - 關係,不管遠近,都需要好好經營。 _ 📍 青埔 A18 【雅歌身心診所   】 靠近桃園高鐵站,青埔 A18 新光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的中庭內側   。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 276 之 2 號 🏷 諮詢專線: 03-2870062 🏷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

【怪東怪西到底怪誰?】多花點時間陪伴自己的的潛意識。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我今天心情糟透了,怎麼會這樣!」她是位女老師。「我今天放學後額外花了整整一個小時開導我班上的那個問題學生,結果會談的過程當中手機一直響。」   「誰打電話給你?」我問道。   「是我小孩的安親班老師。」她氣苦地說道。「我願意多花一個小時開導我的學生,難道我就不能晚十分鐘去接我女兒嗎?我每次都為了別人的小孩在那邊傷神,那誰肯為我的小孩子多花一些時間呢?」   「那麼,你想這是怎麼回事?」   「我知道你說過:兩件事情要分開來,一項一項說。我花時間照顧別人的小孩,跟其他老師要不要多花時間照顧我的小孩子,是兩件事情。」她嘆了一口氣。「難道不能全民有共識嗎?不是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嗎?」   「那麼,如果讓你重新選擇,你還願意多花一小時開導你的學生嗎?」   「也許我會,」她想了想。「也許我會控制時間,將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內。」她似乎發現了甚麼。   「那麼,當初你卻沒有設想到控制時間的原因是什麼?」我問她。   「因為我想:或許,我先生能夠提早下班,代替我去接我女兒。」她頓了一下。「可是我知道他沒辦法這麼做。」   「所以你感到無助,不只是『安親班的老師不願意多花些時間等你』,而是你覺得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先生沒辦法抽出時間來』。」我提出這個假設。   「聽你這麼說,雖然我還有點聽不大懂,但我似乎不覺得那麼難過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你願意花時間聽我說的緣故嗎?」經過持續的心理治療,這位老師已經能夠從嘗試從不同角度來思考。   「也許這是個原因。不過最重要的是:你願意花時間在自己身上,聽自己的聲音,而【傾聽自己的聲音】可以讓你的潛意識得到滿足。你最初都是說:『你為別人著想,別人卻不為你著想』,後來發現那個『不為我著想的別人』不單單是指安親班老師,還可能是指你先生。最後你開始從不同角度中思考發現:當你願意花時間在自己身上,好好照顧自己的『思考』、好好沉思照顧自己潛意識的時候,內在便獲得滿足。」   自己能跟自己相處,自己願意傾聽心底的聲音,自我對話,自我理解,自我和解,自我諒解。雖然不容易,卻是心靈平靜最重要的基石。 _ 📍 青埔 A18 【雅歌身心診所   】 靠近桃園高鐵站,青埔 A18 新光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的中庭內側   。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 276 之 2 號 🏷 諮詢專線: 03-287

【我的孩子吃定我怎麼辦?】關係不好時,溝通最好『一項一項說 』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有個媽媽來到門診,那個媽媽掛號原來是為了她的女兒前來諮詢的。她說女兒這次高中才念了一學期就不想念,之前已經轉了兩次學,學校老師也覺得女兒是問題學生。同時又發現女兒的男朋友在混,很希望勸他們分手。為此,母女不知道吵過多少次架。這個媽媽也老早跟先生離婚,母女倆過去一起生活,關係緊密。 「我跟她說,如果她要跟男友繼續交往就搬出去住,我就再也不跟她往來!」那個媽媽氣憤地說著。「我也跟她說:『如果你不念書就要去工作養活自己,我一毛錢也不會給你!』。」 「你替她著想,給她那麼多關心,我想你是很在乎她的。但剛剛聽你這麼說,難道你真捨得讓妳女兒跟對方私奔,或是輟學沒工作也沒飯吃嗎?」 「我當然是放心不下啊!她就是吃定我不敢對她怎樣,所以我說的話她都不聽了!」媽媽的眼中快噴出火來。「醫生,我該怎麼辦?」 我看到這個媽媽又急又氣,每次一講到女兒就火氣整個上來。於是我說:「你可以邀你女兒一起來門診。」 「有用嗎?她吃藥會不會好?能不能住院改善她的壞脾氣?她根本不肯來,如果她肯來,我今天就不會一個人來了!」她馬上說出一連串疑問。 「如果你女兒能來,那我們可以一起談一談。如果不能,那麼你跟她相處的時候就要製造『正向經驗』。比如說,她如果難得跟你說上話,記得保持正向的談話氣氛。不然她遇到你都看到難看的臉色,當然會越往男友那邊跑。」 「你是說我要答應她所有要求嗎?比如說一起吃晚餐的時候,她向我要零用錢,我不給她她就發飆。這已經發生很多次了。我需不需要因為要維持正向經驗而答應她所有要求?」 「不需要。你需要的是堅定。」 「你可以跟她說:『我很高興你回來陪我吃晚餐。錢的事情我們已經談過了,甚至可能因為零用錢又再度吵架。但是對於你今天晚上待在家裡吃晚餐,我很高興。』。 你不用跟她說謝謝她陪你,因為妳女兒陪你是天經地義的。但是你可以跟她表達你的心情,告訴她『針對陪你吃飯這件事情』你感到很高興。 訊息要單一。我知道你仍舊相當在意你女兒輟學跟交壞朋友的事情。但是當你給她回饋心情的時候,不要混在一起說。要清楚、單一地表達正向經驗。」 「好,我願意試看看。下次我也會找我女兒一起來門診。」她說。 「我知道你手足無措也沒甚麼把握,但我很高興聽到你說你願意試看看。」我說。 -- 很多父母遇到親子問題都氣急敗壞,何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面向糾結在一起。這時候的溝通技巧就是【一項一項說

【維持現況就好】

  ( 文 / 劉貞柏醫師 ) 「醫生,我的藥還需要吃多久?」 「先維持現況就好。」 「醫師我改善很多,可不可以停藥?可是我停藥就會開始焦慮失眠耶 … 」 「先維持現況,藥物不要增量。有機會的話,可以嘗試減少一點點。」 「醫師,我這個藥是不是要吃一輩子?」 「有些(其他的)事情我們也沒辦法控制,就先維持吧。」 「我如果睡不好,就會頭暈腦脹。白天要花很多時間休息,卻也睡不著。」 「是啊,睡眠很重要,日子要先過下去。」 接連問了好幾個問題之後,她才說。 「對啦,我婆婆住在家裡,白天只有我在家,也要打起精神照顧她。」 「是啊,你照顧婆婆,也是壓力吧?日子總要過下去啊!」 這種狀況,可能發生在 30 歲的媳婦,要陪伴將近 60 歲的婆婆。 苦於長期壓力跟失眠,卻壓抑自我,為家庭犧牲。 藥物治療有改善,卻執著「吃藥不好」、「要吃多久」、「為什麼要一直吃」,反而不問「照顧婆婆要到什麼時候」、「壓力那麼大有沒有人能分擔責任」、「人生要怎麼繼續過下去」。 事實上,剛剛的對話發生在 70 多歲的媳婦,跟 90 幾歲的婆婆。媳婦跟先生都已經退休,經濟優渥,本該是環遊世界享福的銀髮歲月,卻持續照顧已經照顧一輩子的婆婆,困在家中,不得遠行。 所以我的建議還是一樣: 「睡眠很重要,先睡好來,才有精神。」 「維持現況就好,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孝順盡力,但已經夠努力,努力一輩子了。不用更努力。」 「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 「在事情改變之前,藥就先繼續吃吧!」 _ 📍 青埔 A18 【雅歌身心診所   】 靠近桃園高鐵站,青埔 A18 新光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的中庭內側   。 🏷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 276 之 2 號 🏷 諮詢專線: 03-2870062 🏷 主治項目:失眠、淺眠、多夢、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疾患。